首页> 最新资讯> 资讯详情
海疆卫士高宪申:热血与忠诚的传奇
发布于:01-08  2025
(本文由投稿玩家撰写,内容及数据不代表官方)

讲好一百位指挥官故事,传承人类海洋的智慧光芒。大家好!我是北冰洋的万事如意,今天为大家讲的第四位指挥官的历史故事是 高宪申 华夏的海疆卫士。

image

一、初出茅庐
高宪申出生于 1888 年的福建长乐县,此地滨海,自幼他便对海洋有着深厚的情感与好奇。彼时,华夏大地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饱受凌辱,海疆成为列强肆意进出的通道,国家主权丧失殆尽。年幼的高宪申目睹这一切,心中立下壮志,要投身海军,捍卫祖国的海疆。
1903 年,15 岁的高宪申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广东黄浦水师学堂驾驶第 10 届。在学堂中,他如同一块海绵,尽情汲取着知识的甘霖。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地聆听教官讲授航海理论、舰艇机械原理、海军战术等课程,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个要点。课后,他总是第一个冲向图书馆,沉浸在航海图志、海军历史等书籍的海洋中,常常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实践训练环节,他更是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无论是在烈日炎炎下练习舰艇操演,还是在狂风暴雨中进行航海定位训练,他都一丝不苟地完成,对每一个操作细节都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做到精准无误。

image

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与磨砺,1907 年,高宪申以出色的成绩毕业,开启了他在海军的职业生涯。他被分配到一艘老旧的战舰上担任枪炮副,虽然职位低微,但他毫无怨言,反而将此视为积累经验的宝贵机会。在日常工作中,他虚心向舰上的老兵请教,仔细研究枪炮的性能与操作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他常常在休息时间独自钻研枪炮的构造图纸,熟悉每一个零部件的功能,以便在战斗中能够迅速排除故障,精准射击。

二、锋芒毕露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经验的积累,高宪申的军事才能逐渐崭露头角。在一次舰队的实战演习中,高宪申所在的舰队遭遇了模拟“敌军”的突然袭击。面对敌方猛烈的炮火攻击,舰队瞬间陷入混乱。然而,高宪申却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他迅速登上瞭望塔,仔细观察战场局势。凭借着对海军战术的深刻理解和敏锐的战场洞察力,他发现了“敌军”进攻阵型的薄弱环节。

image

他果断向舰长提出建议,调整舰队的防御阵型,并组织火力进行反击。在得到舰长的许可后,他亲自指挥舰炮的射击,根据“敌军”舰艇的位置和移动方向,精准地计算着炮弹的发射角度和时间间隔。他的指挥沉稳有力,口令清晰准确,使得舰炮炮手们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射击操作。一枚枚炮弹如愤怒的蛟龙,呼啸着冲向“敌军”舰艇,在海面上溅起巨大的水花。在他的指挥下,舰队成功扭转了战局,将“敌军”的攻击击退。他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上级军官的高度赞扬和舰队同僚的钦佩,成为了海军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此后,高宪申被委以重任,参与了多次重要的海上任务。

image

在一次护侨行动中,他率领舰队远赴海外,保护我国侨胞的生命财产安全。当舰队抵达目的地时,当地局势已经极度紧张,侨胞们遭受着当地武装势力的威胁和迫害。高宪申毫不犹豫地指挥舰队展开救援行动。他先派遣陆战队登陆,与当地武装势力进行交涉,同时命令舰炮瞄准敌方的军事据点,进行威慑性射击。在交涉无果后,他果断下令陆战队发起攻击,舰炮提供火力支援。在激烈的战斗中,他始终坚守在指挥舰的指挥台上,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作战策略。
在他的指挥下,海军陆战队和舰炮火力配合默契,成功击退了敌人,解救出了被困的侨胞。这次行动让高宪申声名远扬,他的名字成为了海军英勇无畏的象征,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海军捍卫国家利益和侨胞安全的坚定决心。
三、成名之战
然而,高宪申真正的成名之战,当属那场惊心动魄的江阴保卫战。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日军妄图迅速突破中国的防线,占领沿海重要城市和港口。江阴,作为长江下游的重要江防要塞,成为了中日双方争夺的焦点。高宪申临危受命,担任平海舰舰长,率舰参与江阴封锁线的保卫战。

image

战斗打响后,日军凭借其先进的飞机和强大的火力,对江阴封锁线展开了疯狂的进攻。日军的飞机如同遮天蔽日的乌云,一批接一批地向中国舰队袭来。炸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江面上瞬间掀起了冲天巨浪。平海舰作为舰队的核心战舰之一,成为了日军攻击的重点目标。高宪申深知此次战斗的艰难与残酷,但他毫不畏惧,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他站在平海舰的指挥台上,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全舰官兵进行防空作战。他大声呼喊着指挥口令,声音在炮火声中依然清晰响亮:“左舷炮手,瞄准敌机,开火!”“高射机枪,注意空中死角,持续射击!”舰上的官兵们在他的指挥下,迅速投入战斗,各就各位,操作着舰炮和高射机枪,向日军飞机猛烈射击。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平海舰被多架日机围攻,遭受了敌方猛烈的炮火攻击。舰身多处中弹,燃起了熊熊大火,官兵伤亡惨重。
但高宪申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的脸庞被烟火熏黑,身上的军装也被汗水湿透,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如磐石。他亲自操炮,瞄准日机的要害部位,连续发射出多枚炮弹。在他的鼓舞下,舰上的官兵们同仇敌忾,不顾生死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有的炮手在受伤后,简单包扎伤口,便又重新投入战斗;有的士兵在弹药即将耗尽时,拿起刺刀,准备与登舰的敌人展开白刃战。关键时刻,高宪申发现了日军飞机进攻的规律和弱点。

image

他当机立断,调整舰炮的射击角度和频率,集中火力对日军飞机进行反击。他指挥着平海舰与友舰紧密配合,形成交叉火力网,对日军飞机进行围歼。在他的英明指挥下,平海舰和友舰成功击落多架日机,日军的进攻势头被暂时遏制。这场战斗持续了数月之久,高宪申率领平海舰全体官兵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坚守阵地,奋勇抵抗,为保卫江阴封锁线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场胜利不仅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也让高宪申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被广为传颂,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努力奋斗。

四、英雄落幕
江阴保卫战结束后,高宪申因重伤被送往后方治疗。在治疗期间,他时刻心系着前线的战事和海军的发展。伤愈后,他被任命为海军厦门要港司令,晋升海军少将。在厦门任职期间,他积极组织防御力量,加强对厦门海域的巡逻和监控,防范日军的再次进攻。
然而,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厦门最终还是沦陷。高宪申被迫率部撤离,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痛。此后,他将精力投入到海军人才的培养上。1938 年 12 月至 1946 年 6 月,他担任桐梓海军学校校长。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他竭力办好海校,为海军培养出一批重要人才。
他亲自制定教学计划,邀请资深的海军军官和学者担任教官,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实战能力。他常常对学生们说:“你们是海军的未来,是国家海疆的守护者,要刻苦学习,为振兴中华海军而努力。” 抗战胜利后,高宪申继续在海军中任职,为海军的重建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先后担任海军总司令部第二署少将署长等职务,参与了海军的整编、装备更新等工作。
但此时的他,已不再年轻,多年的战争经历和操劳让他的身体逐渐衰弱。1948 年,高宪申在上海病逝,享年 60 岁。他的离去,如同夕阳西下,但他留下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却如同一座不朽的灯塔,永远照亮着中国海军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在他的追悼会上,众多海军将士和各界人士前来吊唁,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海疆卫士。他的名字被铭刻在中国海军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了海军精神的象征,永远被后人铭记和敬仰。

image

礼包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