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资讯详情
百变“泥头车”:最上级重型巡洋舰小史
发布于:12-19 2024
(本文由投稿玩家撰写,内容及数据不代表官方)
各位舰长大大们大家好,我是无双深蓝的草船借舰。
大漂亮那边巡洋舰的事咱聊的差不多了。那就让我们把视角调一下,看看大漂亮太平洋战场上的的死对头,和他隔海相望的本子这边有什么值得聊聊的吧。今天我们的主角有点特殊,他在最开始建成的时候在条约的大背景下是一条轻巡洋舰,但本子在设计的时候留了个心眼儿,到了必要的时候直接华丽变身,摇身一变成了一条重巡洋舰,到了战争后期,甚至还撤去了后部炮塔,加上了弹射器和飞行甲板,变成了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航空巡洋舰(果然航战和航巡这俩抽象玩意没本子这抽象脑子还真想不出来)。这个百变魔君便是咱们今天的主角:最上级重型巡洋舰。
一、设计与建造
其实从“最上”这个名字来看,就已经说明了其在建造之初并非是重巡的命(根据日本海军的命名规则,“最上”这个名字取自于山形县内的最上川,是标准的轻巡)。至于为啥要造成轻巡嘛……《华盛顿条约》:你看我眼熟吗?~毕竟,华盛顿条约限制的主要是各国主力舰的建造,巡洋舰及以下的其余舰艇数量可没管啊。所以,本子一口气整出来了从
妙高级
到高雄级共八艘万吨级巡洋舰。
真让这么内卷下去可不行,于是1930年4月,为了堵住这个漏洞,美英日三国签署了伦敦海军条约,对三国巡洋舰以下舰只的总吨位、单舰吨位和主炮口径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也就是咱们上回书提到的将条约型巡洋舰划分为条约重巡和条约轻巡的那份条约。其中重巡洋舰单舰最高吨位为1万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203毫米。而美英日三国重巡洋舰总吨位分别为18万吨、14.68万吨、10.84万吨,说人话就是只给本子分了12艘的份额。
这下本子一看难受了,自己刚刚造好的古鹰、青叶、妙高、高雄四级共12艘重巡洋舰已经把份额占完了。而一边的轻巡份额还剩了个2035吨。于是本子便开始耍起了花招,提出部分3500吨和5500吨轻巡已经老旧、需要替换,又从条约里要到了48920吨的限额,可以继续建造总吨位为50955吨的轻巡洋舰 。
既然额度已经要到了,那就直接开干吧。1931年,本子在01舰艇补充计划中列入4艘8500吨级和2艘8450吨级大型轻巡洋舰,但只获批了前四艘,即最上级:最上、三隈、铃谷、熊野(啊,基本都是熟人,尤其是铃谷,天梯里**m***c**(鸟语花香))。既然重巡的限额已经用完了,本子便开始对最上下手了。虽然在命名上将其称为“轻巡洋舰”,对外也宣称为“二等巡洋舰”,但实际上最上在建成时排水量就已经达到了13400吨。并且在设计上动了手脚,预留了迅速更换主炮,升级为重巡的空间。
最上级四艘均于1935与1937年建成,并迅速服役。
二、技术特点
在建造之初,本子为了把戏做足,最上仅安装5座三联装155mm主炮,冒充防空型轻巡洋舰(这玩意在后来原形毕露被拆掉之后扔给了大和,,对,这就是大和的三联装155)。但即使是这样,本子依然发现自己往最上上面堆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都快整成阿金库尔那样一轮齐射送走自己了。于是最上和三隈在试航之后立即做了修改,铃谷和熊野则在下水之前就完成了修正,也因为这次修改,最上级也可以细分为最上级:最上、三隈;铃谷级:铃谷、熊野。而至于为啥会这样嘛。。。主要是本子为了给日后改装留出空间,装上去充样子的155mm主炮也达到了203mm炮塔的重量,再加上本子为了尽可能的减轻重量(还是不能超的太过),上层建筑大量使用轻制合金。结果呢,焊接技术又不咋成熟,导致强度过于的差强人意。
果不其然,1937年“海军假日”一结束,四艘最上级立马全数换上了203mm主炮,标准排水量已经高达12200吨。
除了主炮外,最上级还配备了127毫米高射炮八门,610毫米鱼雷发射管整整十二门,比改装前的高雄级还强,另外拥有弹射器两具,水上侦察机三架。设计航速37节(经过加强结构的改装后航速36节)。前烟囱烟道向后曲折与后烟囱的排烟口合并为一体,前烟囱远离舰桥,减小排烟对舰桥的影响。
三、服役与战斗
最上级四位大哥还都挺有的聊得,但受限于篇幅咱就只捡他们的老大哥最上来聊聊。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最上号和她的三艘姊妹舰组成了第七战队,隶属于小泽治三郎中将率领的南遣舰队,参加了马来半岛攻略作战和巴达维亚海战。其最主要的战果其实就是咱上回书的故事,击沉了攻击日本登陆部队的美军重巡洋舰
休斯顿号
和澳洲皇家海军的轻巡洋舰珀斯号。
在爪哇海威风后,第7战队又参加了著名的中途岛战役。在中途岛大海战中,重巡洋舰第七战队被编入由近藤信竹海军中将率领的攻略部队中,在栗田健男的率领下担任护卫登陆攻略部队的责任。结果没想到,仗还没打上,就先看了四场烟花……分别来自加贺、赤城、苍龙、飞龙的烟花……机动部队完蛋了,第7战队奉令夜里炮击中途岛。结果呢,也不知道是不是放命令的人(@山本56)大脑下线了,当最上接到命令时,栗田都快把地图看烂了都没看出来自己到底要咋飞过去……即使以32节的最高航速前进,也不可能在6月5日拂晓前到达炮击地点。
山本的参谋直到深夜才发现这个错误,并“及时”通知战队司令栗田健男返航。结果,刚刚转向西北的栗田舰队就迎头撞上了一条美军潜艇。在舰列最前方的熊野立即发出警告,结果,看来最上这边的通讯也下线了,警告是一条没收到。直接冲着在自己前面的三隈就撞了上去,成功献祭自己一个“大脑门”。为了掩护脑壳漏水只能跑12节的最上撤退,舰队放慢了速度。
次日,从中途岛起飞的12架B-17及12架
俯冲轰炸机
攻击了这四艘军舰,美国人也玩了会神风,俯冲轰炸机队长R·E·费雷明上尉在被日舰炮火击中后,驾机撞击了三隈号的后炮塔,大火引起机舱里的汽油爆炸。到了6月6日,逃过了陆基飞机的抓捕的四舰又被美军航母编队赶了上来,三隈号中十余枚炸弹沉没,最上号也中了六枚炸弹,命悬一线。尽管如此,最上号仍然击落了8架美机,并在救助三隈号乘员后,指挥驱逐舰向西前进,企图诱导美军舰队进入日本主力舰队方向。然而美军舰队没给他那个机会,本着斯普鲁恩斯见好就收的原则并未出现,速度恢复20节的最上最终挣扎着回到本土。
回到本土的最上决定吸取
中途岛海战
缺乏侦察能力的教训,接受了第二次大改装,拆除了舰体后部第4、5炮塔,将后桅后面的水上飞机甲板一直延伸到舰尾,安装滑道,搭载11架水上侦察机,改装成航空巡洋舰,并加强防空火力。虽然都是奇葩,但最上至少比伊势好的一点是其并不是要形成一支空中打击力量,而是善尽巡洋舰的本职-充当舰队耳目,加强侦搜能力。最终最上于1943年4月完成改装再次服役。
1944年10月,最上的最后之舞——莱特湾大海战爆发。最上号和海军最老旧的两艘战列舰--山城和扶桑一起被编入西村指挥的水面战队,奉命突入苏里高海峡。结果呢,就是去美军的网里当兔子去了。倒霉的最上号中了无数美国战列舰的大口径炮弹后,正副舰长均被击毙,由炮长代替指挥。
好巧不巧,紧跟着西村舰队突入该海峡的志摩清英指挥的第二进击舰队随即而至。当时正是25日凌晨4时30分,志摩清英发现了在前方八海里处有敌方舰队,又在右前方发现了已经烧成一团火的最上号,志摩下令舰队右转发射鱼雷,旗舰那智号发射鱼雷后,准备躲到最上号的火光后。结果驶近了一看,完,又是个“双向奔赴”……最上正以8海里的时速向那智直冲而来。然后嘛,,,蒙巴顿将军应该知道发生了啥~。这次撞击的受害者变成了那智,其左面舰首被撞掉一部分,最高速度降为20节。只能说虽然最上的确比较奇葩,但也毕竟没奇葩的碰碰船那个份上吧……只能说是伤敌一千,,(不对他就没伤敌,全tm是友军)。第二天,一群美国"复仇者"式飞机发现了掉队的最上,在命中一枚炸弹后,由驱逐舰"曙"号发射鱼雷击沉。
四、总结与评价
最上的的确确可以称得上是巡洋舰史上的一朵奇葩。在设计上从轻巡到重巡再到航巡,千奇百怪;在经历上跟带了个蒙巴顿一样到处撞人,还只撞友军。不过,抛开他的抽象不谈,从设计方面来说其吸取了前面高雄级等的设计教训,并做出了优化,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失为一型优秀的重巡。
《巅峰战舰》PC版官网:
https://dfzj.wanyuhudong.com/
礼包一
礼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