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资讯> 资讯详情
奔腾的鬼魂:“休斯顿”号巡洋舰小史
发布于:12-17  2024
(本文由投稿玩家撰写,内容及数据不代表官方)
各位舰长大大们大家好,我是无双深蓝的草船借舰。
想当初这艘船上线的时候着实震惊到了不少玩家。毕竟这可是游戏中第一艘完全不需要压装填就能做到1.5的巡洋舰(虽然要靠卖血,但这并不重要)。而在真实历史中,他也在南亚的洋面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休斯顿号条约型重巡洋舰。

image

一、设计与建造
要聊休斯顿,那当然不能只看他了。得找找他的大哥:北安普顿号。而休斯顿便是北安普顿级巡洋舰的5号舰,他的兄弟分别是北安普敦号、切斯特号、路易斯维尔号、芝加哥号、和咱们的熟人奥古斯塔号。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型巡洋舰是怎么诞生的吧。
经过了于1921年底举办的华盛顿会议长时间的争论之后,五大海军强国终于同意结束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于1922年初签订了第一份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对,就是那个提了很多次的玩意)。同时也是因为这份条约的签订,便从此创造出一型新的巡洋舰种类:条约型巡洋舰。其特指标准排水量不超过10,000吨,火炮口径不超过8英寸(203mm)的巡洋舰。但是到了1930年,美英日三国在伦敦会议上终于达成了妥协,同时又对各型舰种做了的更加详细的规定。在巡洋舰上便是把原来的条约型巡洋舰进一步细分:火炮口径大于6.1英寸(155mm)的,被归为A类巡洋舰(即重巡洋舰),而火炮口径小于或等于6.1英寸(155mm)的,被归为B类巡洋舰(即轻巡洋舰)。从此,北安普顿级就此明朗的被划进了条约重巡的范畴中,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image

咱还是从最开始的时候说。在大漂亮这边,第一型条约巡洋舰彭萨科拉级于1924年得到批准并迅速建造。然而,当彭萨科拉下水后大漂亮愣住了,虽然这新造的大宝贝儿足够强悍,但抬头看看海对面的本子正在埋头狂点条约巡洋舰的技能点,仅仅1926年包括在建的就有古鹰级、青叶级和妙高级共计八艘条约巡洋舰。这可给了美国人不小的压力,于是,没等彭萨科拉被捂热乎,新一级条约巡洋舰的设计建造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而这便是北安普顿级巡洋舰。
二、技术特点
1、火力
最初大漂亮提出了两种火炮布局方案,一种是四座双联装炮塔前二后二,另一种则是三联装炮塔前二后一。最终综合了各方面的考虑(主要是重量与使用效率)的影响,第二种方案最终被采用。最终,休斯顿号装备了55倍口径203毫米Mk9型主炮,是大漂亮为了与日本古鹰级50倍口径3年式200毫米炮对抗而开发的。其优点与缺点共存,优点是膛压较低,身管寿命长;缺点则是其一座炮塔中的三门炮安装在一个结构套内,这意味着三门炮只能一起仰俯而不能分别操作,大大影响了操作性能。

image

2、动力
休斯顿的动力布局同彭萨科拉级一致,锅炉舱和主机舱交错布置。不过也做出了一些调整,将彭萨科拉级的2个大型锅炉舱划分成4个小型锅炉舱,并增加了一个前舱。这样的设计加强了水下部分遭到攻击后的生存能力。同时,舵的位置也相应移动以改善操纵性能。由于认为新设计增加的重量多,于是采取了许多减轻结构重量的措施。如采用轻型舰体结构,即舰体由横向骨架结构改成纵向骨架结构,并使型深增加,横剖面系数加大,以加强纵向强度。
3、防御
休斯顿的防护设计很值得一说,相比彭萨科拉级,北安普顿级减少了一座炮塔,内部布局有所调整,装甲防护设计也得到了一定优化。弹药库由单独的内置装甲盒保护,侧面装甲厚度为95mm,顶部装甲厚度则为51mm。动力舱段舷侧装甲带厚度为76mm,水平装甲厚度则为25mm。主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64mm,顶部为38mm,炮座厚度加强至38mm;司令塔的装甲厚度为32mm。而这些也是设计设计人员经过反复拉扯才最终确定的方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北安普顿级的防御可以称得上优秀。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其有重点防御的影子,但总体上还是较为均衡的。换句话说便是,在有限的防御吨位下,哪里都有就等于哪里都没有。

image

三、服役与战斗
1928年5月1日,休斯顿在纽博特纽斯市纽博特纽斯造船和船坞公司的干船坞内铺下第一条龙骨。最终于次年9月7日下水,1930年6月17日完工。入役之后不久,休斯顿便正式开启了他的远洋漂泊生涯。随着1931年中日战争的爆发,休斯顿以亚洲舰队旗舰的身份随即前往上海。她搭载的海军陆战队和海军炮兵排被部署在上海用来稳定日益紧张的中日局势。中国派遣任务完成后,休斯顿继续担任亚洲舰队旗舰,除了一般的训练任务外,休斯顿在1933年3月前往菲律宾巡航,并于1933年5月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直到1933年11月17日被奥古斯塔解除舰队旗舰职务前,休斯顿一直作为舰队旗舰活跃着。
从亚洲舰队调回本土后,休斯顿似乎很受总统的青睐,搭载着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进行了几次特别巡游。从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到俄勒冈州波特兰的途中穿越巴拿马运河(罗斯福在任期间总共访问巴拿马四次,其中两次都是乘坐休顿斯出行),经过加勒比海,夏威夷到达俄勒冈州的波特兰,航程近12000海里。

image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休斯顿可不能再没事拉着总统到处度假了。1939年12月7日,休斯顿结束大修后抵达珍珠港,在那里她被指派为夏威夷分遣队的旗舰。等到1940年11月3日休斯顿启程前往菲律宾群岛,并于11月19日抵达马尼拉,替换奥古斯都号再次成为亚洲舰队司令托马斯·哈特上将的旗舰。
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之时,休斯顿刚刚离开菲律宾,在菲律宾、荷兰东印度群岛和澳大利亚北部之间执行护航任务,之后加入了美英荷澳海军部队(ABDA舰队),其任务是突袭和摧毁日本在南中国海和西南太平洋的海军部队。

image

1942年2月4日,巴厘海战役爆发。休斯顿于2月15日凌晨两点结束了其护送运输船队的任务,同其余护航舰只离开达尔文前往古邦港。在这一过程中护航队遭遇了多次袭击。休斯顿的火炮虽然尽力反击,但却因为携带的不合格炮弹导致许多引信未爆,没有取到任何效果。在第二次袭击中,换了弹药的休斯顿以猛烈的防空炮火予以回击,这次对空作战休斯顿击落了第二波44架飞机中的7架,让其威名响彻ABDA舰队。不过休斯顿也不是毫发无伤,一枚炸弹直接击中后炮塔,造成48人死亡。回到达尔文的休斯顿开始修复空袭的损伤。而日军报告战果时将休斯顿划为在空袭中被击沉,当得知休斯顿仍坐落在水面上时,它赢得了“爪哇海岸奔腾的鬼魂”的绰号。
当时间来到27日,泗水海战爆发。在一日的激战过后,德·鲁伊特号和爪哇号分别在1点06分和1点10分沉没。舰队司令卡尔杜尔曼少将殉舰。此时舰队只剩下了珀斯号和休斯顿号。并且两艘舰近乎弹尽,在进行了紧急维修之后,出港继续寻找日军运输船。这次他们迎面撞上了日军运输船。但这里也是休斯顿命运的终点——巽他海峡战役。

image

就在休斯顿出发时,由56艘运输船和随行的第三护卫队所组成的日军侵略舰队已经到达了海峡,当两个巡洋舰离开圣尼古拉斯角时,驱逐舰吹雪最先发现了他们,并开始跟踪。直到半个小时之后休斯顿他们才意识到这一点,并随即开始交火。
在第一批鱼雷发射后的15分钟内,休斯顿和珀斯这两艘巡洋舰在战力上是占据优势的,但在23点00分,战场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军为了掩护运输船开始从四面八方赶来迎战,顺便呼叫了在附近的第七战队前来支援。最终将两艘巡洋舰团团包围。
23点19分,日本的重巡洋舰终于抵达了战斗位置,并且从大约9300码的距离向珀斯号各发射了6枚鱼雷。23点26分,战斗进入决定性阶段。旗风和春风分别发射了5枚和6枚鱼雷,白云和丛云也紧随其后的发射了3枚和9枚鱼雷,最终珀斯在被四发鱼雷命中后沉没。

image

目睹了珀斯的沉没,休斯顿放弃了突围的念头,开始了决死反击。休斯顿在尽力回避袭来的鱼雷与炮弹的同时用前炮塔连续开炮,直到打完了炮弹。这一行动是如此的绝望和愤怒,而日本人相互照明的探照灯却在无意中为休斯顿提供了完美的视野以进行攻击。
虽然休斯顿的作战堪称英勇,但结局是无法改变的。23点50分,她被击中了2号炮塔,引发了一场火灾;两个弹药库被迫注水。这时候,三发鱼雷命中舰的中央。舰身开始摇晃,就在舰长下令放弃这艘舰之后不久,休斯顿号就被爆炸撕成了碎片。
1942年3月1日凌晨,这艘被称为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最爱的船”的重型巡洋舰俯视着日军舰队,与她几乎三分之二的船员一起躺在爪哇海岸的海底。

image

四、总结与评价
在休斯顿号沉没后不久,1942年10月12日,当时正在建造的轻型巡洋舰维克斯堡号改名为休斯顿号,以纪念这艘老舰。虽然休斯顿已经长眠于海底,但只要这份英勇无畏的精神还在,就还会有下一条休斯顿奔腾于大洋之上。
礼包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