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投稿玩家撰写,内容及数据不代表官方)
1940年,美国海军开始研究“埃塞克斯”级的后继型号。准备建造排水量与“埃塞克斯”级相近,但安装装甲甲板的航空母舰。与英国航母将飞行甲板作为舰体承重结构中的主甲板不同,美国人仍然采用了独立的主甲板设计。这样一来,虽然舰体承重结构不会因飞行甲板战损而受到威胁,但在重量上却无疑要更大一些。导致美国人不得不取消了最初计划中的203毫米炮并将双联装127毫米高炮改为单装。更糟的是其载机量也只有45架左右,相比“埃塞克斯”级的90至100架相差太远,显然难以接受。不过美军也没有放弃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决定加大新航母的排水量以同时兼顾装甲防护与载机量。
最终诞生的新装甲航母排水量达到了45000吨以上,比“埃塞克斯”级要大了20000吨左右。如此巨大的排水量换来了是超强的装甲防护——其水线装甲厚达178至193毫米,足以在任何距离抵挡日本重巡洋舰的203毫米火炮。其飞行甲板厚达89毫米,比英国“光辉”级还要厚,而根据英国人的实战经验,“光辉”级的76毫米飞行甲板已经足以抵挡250公斤炸弹直接命中甚至日本自杀飞机的撞击。不仅如此,新装甲航母还拥有51毫米的机库甲板与51毫米的主甲板,因此其总水平装甲厚度高达191毫米,不仅超过了几乎所有航母,甚至要比很多战列舰更为厚重。
除此以外,其防雷隔舱背板厚达160毫米,水下防护水平与“蒙大拿”级战列舰相当。如此出色的防护水平不仅在美国无人可及,在全世界也仅次于日本人的“信浓”号(而其后者战时赶工情况下工程质量很差,其实际防护能力是要比纸面上大打折扣的)。与此同时,新装甲航母还拥有前所未有的高达137架的载机量,如此惊人的数字在后来却造成了一个意外的结果——航空管制部门根本无法应付这么大的载机量!
1943年10月27日,新装甲航母首舰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开工建造,该舰被命名为“中途岛”号,以纪念四个月前扭转太平洋战争局势的中途岛海战。1943年12月1日,二号舰“珊瑚海”号在纽约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但在罗斯福总统于1945年4月12日去世后,海军决定将其改名“罗斯福”号以示纪念,而这也让其成为了美国海军历史上第一艘以总统命名的航母。1944年7月10日,三号舰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开工建造,该舰继承了二号舰原有舰名,成为了新的“珊瑚海”号。开工不久后,三舰的编号均由CV更改为代表大型航母的CVB。事实上,原本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准备建造6艘同型舰,但后三艘因太平洋战争接近胜利而取消了建造。
1945年9月10日,首舰“中途岛”号建成。此时二战刚好已经结束了一个月,不过由于该级舰均是在战时开工建造,加上完工时间离战争结束不久,所以一般仍然将它们算作二战航母。三艘“中途岛”级服役后都被部署到地中海与大西洋,没有参与19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之后,类似“埃塞克斯”级的SCB-27/125改造,中途岛级也开始SCB-110改造以搭载新的喷气式飞机。改造内容与“埃塞克斯”级相似,即加装斜角甲板、蒸汽弹射器、光学助降系统等。
按照原计划,另外两艘“中途岛”级本来也将很快退役。但是1981年上台的里根总统拯救了它们。为全面压制苏联海军,这位总统提出了“600舰海军”的海军扩军计划。为了满足这个目标,不仅两艘“中途岛”级被保留下来,甚至二战时期的“衣阿华”级战列舰等都被启封重返现役。不过,美国人也对“中途岛”级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拆除了舷侧水线装甲带以减轻重量,提高干舷。同时对电子设备以及航空作业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随着重量较轻的F/A-18“大黄蜂”战斗机开始服役,海军立刻将它们部署到了“中途岛”级上代替了F-4“鬼怪”战斗机。
然而当里根于1989年离开总统职务后,耗资巨大的“600舰海军”计划也摇摇欲坠,再也没人能继续维护“中途岛”级了。1990年4月30日,“珊瑚海”号退役,1993年该舰被出售给拆船商解体。而在拆解这艘航母时,由于资金以及环保等方面的问题,拆船厂一度试图将其卖给中国解体。但即使是这样一艘老掉牙的航空母舰,美国海军也还是不希望它落入中国手中,最终强令拆船厂在本土拆解了“珊瑚海”号。
但这也是“中途岛”号的最后一次战斗行动了。它的下一个,也是最后一次任务是将菲律宾克拉克军事基地中的美军及眷属带回国内。在那之后,“中途岛”号最后一次返回母港横须贺港。1991年8月,“中途岛”号离开横须贺港前往珍珠港,之后再到圣迭哥港,在这里于1992年4月11日退役,为“中途岛”级,也为所有二战美国航母画上了句号。时至今日,该舰依旧作为博物馆停泊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迭哥。

《巅峰战舰》PC版官网:https://dfzj.wanyuhudong.com/